商都县融媒体中心 活力商都
近三年来,商都县残疾人联合会协同商都县城乡社区学院(商都教师进修学校)为了帮助和支持我县有劳动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尽快掌握并提高劳动就业技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解决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县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 
在县委政府和商都教体局的支持和关怀下,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每到一个乡镇和行政村,县残联的领导和进修学校的老师都要深入农村残疾人的家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参加培训,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残疾人朋友学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认识到通过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带来的实惠,激励他们树立早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让年轻的残疾人朋友懂得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懂得“伸手要不到小康,只有努力拼搏,才能在小康路上不掉队”的道理。 残疾人培训涉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内容包括扫盲脱盲、种养殖业、计算机基本操作、社区残疾人家庭教育、智能手机的使用等。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农作物的实用价值和栽培技术,通过面对面的提问、交流、互动,丰富了农村残疾人学员的专业技能,树立了广大残疾人就业致富的信心,学员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多数残疾人能做到认真学习,教学效果良好。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在商都城乡社区学院和县残联地积极推动下,全县共有1000多残疾人接受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其中15—60岁年龄段共有文盲半文盲3481人,扫除残疾人文盲110人,完成扫盲任务的10%,争取下一步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6%左右。在商都县残疾人理事会的指导下,通过对全县残疾人的扫盲脱盲、种养殖业、计算机培训、社区残疾人家庭教育等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了社区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树立了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用的技能更是倍受残疾人学员们好评。2020年,商都县城乡社区学院(商都教师进修学校)被县残联授予“商都县残疾人培训基地”。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张建茹、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赵玉宝在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相关领导和县领导的陪同下,先后两次到我县调研残疾人教育工作,领导们对我县积极开展残疾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于学校针对残疾人“送教下乡、推门入户”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只有循序渐进地对残疾人朋友进行组织培训,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提高我县残疾人教育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接受开放教育及就业的机会,才能拓宽残疾人家庭的致富渠道;才能为残疾人寻找到一条通往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在当前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下,商都县城乡社区学院与县残联将继续协作,围绕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残疾青壮年扫盲脱盲工作要求以及提升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技能需求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紧跟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通过持续开展残疾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为残疾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残疾人的文化修养和生存技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构建我县学习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地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